阳光三环About ut
服务热线 / 0755-26822618

邮箱:ygld888@163.com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1052号海翔广场618#—620#

深圳:系统搭建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平台

发布时间:2019-04-01

2018年,深圳市围绕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的目标,抓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4个关键环节,统筹谋划,攻坚克难,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第二、三、四季度对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中,连续获得总分第二的成绩。

完善法规标准规范体系 强化技术应用推广

经过近几年的摸索,深圳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和标准规范指引,确立了以“大分流、细分类”为推进策略,以源头充分减量、前端分流分类、中段干湿分离、末端综合利用为战略思想,构建集标准规范、分流分类、宣传督导、责任落实为一体的垃圾分类“深圳模式”。一是健全分类法规标准规范。深圳市先后出台了《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技术路线和标准指引》等10多项标准规范文件,统一规范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任务、推进策略和技术路线。二是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深圳推行在新建转运站及占地面积大于等于100平方米的改扩建转运站采用干湿分离技术,建设广东省乃至全国第一批集转运和分类功能于一体的“生活垃圾干湿分质分离及资源化利用转运站”,缓解后端垃圾处理设施压力;依托微信公众号和信息管理系统搭建全国第一个大件垃圾、年花年桔等9大分类垃圾预约回收平台,实现物业管理单位在线预约收运以及区、街道、物业管理公司三级单位数据联报,相关数据可靠高效、精准采集。

完善分流分类体系 推动资源化利用

近年来,针对生活垃圾的不同特性,深圳市坚持采取“大分流、细分类”的管理策略,有效减少进入焚烧、填埋处理设施的垃圾量。目前,深圳市生活垃圾“大分流、细分类”收运处理体系不断完善,日均生活垃圾分流分类回收量达2200多吨。一是全市餐厨垃圾实行收运处理特许经营,由各区招标确定7家收运处理企业,全市日均收运处理餐厨垃圾达800吨。二是市政公园、社区公园以及道路养护产生的树枝树叶经机器粉碎后就地沤肥,全市超过780个公园实现绿化垃圾分类,日均收运处理量达570吨。三是农贸(批)市场、大型商超产生的果疏垃圾主要通过配置小型处理机就地就近生物处理,或经压榨脱水减量80%后焚烧处理、或纳入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协同处理。全市396个农贸(批)市场实行果蔬垃圾分流分类,日均收运处理量达226吨。四是全市物业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实现有害垃圾分类全覆盖。全市共收运处理废电池72吨、废灯管135吨。五是全市3500多个住宅区设置玻金塑纸分类收集容器7000多组,全市日均收运处理玻金塑纸达27吨/日。六是2018年起大力开展家庭厨余垃圾分类工作,全市440多个住宅区实行厨余垃圾分类,日均收运处理厨余垃圾达18吨。七是全市所有的物业管理小区已按规定设置废旧家具投放点,实现废旧家具分类全覆盖,日均收运处理废旧家具达610吨,资源化利用率达70%以上。八是深圳市推行废旧织物备案管理制度,日均收运处理废旧织物达10吨。九是居民将年花年桔投放至小区投放点,暂存到一定数量后,由物业服务企业通过电话预约企业免费上门回收。2018年全市收运处理年花年桔达202万多盆,再利用花盆达94万多个,移植栽培年桔8万多株。

完善宣传督导体系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深圳市牢固树立“作垃圾分类,就是作城市文明”的理念,以行为引导为重点,完善宣传督导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创新公众教育。大力推行“蒲公英计划”,加强队伍、软件、硬件建设,系统搭建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平台。通过招募志愿讲师、规范培训课件,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和微课堂,加强队伍、软件、硬件建设,系统搭建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平台。全市共建成10个分类体验馆,共累计接待市民超10万人次;组建首批72人讲师团,打造“垃圾分类微课堂”400多场次;举办垃圾分类大讲堂活动。

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发布了中学版、小学版和幼儿版《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建立示范小区和周边学校、幼儿园互动机制,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2018年共开展家校联动活动4000余场;2018年年底实现全市741所中小学校示范创建工作全覆盖。

推广“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投放模式。2018年,深圳市在住宅区大力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垃圾分类模式,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社工、物业管理人员等作为督导员,每天晚上7~9点在小区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进行现场督导,具体引导、指导和督导小区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目前,全市805个不设楼层桶的住宅区已率先实现这一垃圾分类模式。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举全市之力共同推进。深圳市已初步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压实垃圾分类工作责任。深圳市将其纳入政府重点考核项目,优化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基层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另外,深圳市坚持“行走深圳”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指导督导垃圾分类工作,发现问题、现场督办,累计开展行走450余次,足迹覆盖全市74个街道,行程累计超过81000公里,发现并及时解决基层问题900多个,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措施落地。



网站建设

收缩